重磅!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回應經濟社會熱點問題
來源:國家發展改革委 | 作者:國家發展改革委 | 發布時間: 2022-03-08 | 8046 次瀏覽 | 分享到:

我國有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,有世界上規模最大、成長最快的中等收入群體。去年,我國人均GDP已達到12500多美元,已經接近世界銀行高收入國家標準的門檻。隨著居民收入穩步增長,孕育著大量消費升級需求,消費持續增長的勢頭沒有改變。當前,消費更趨多元化、個性化、品質化,智能、綠色、健康成為居民消費新潮流。強大國內市場為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了堅實支撐。但也要看到,這兩年主要受疫情等因素影響,部分接觸式、流動性、聚集性服務消費受沖擊較大,去年全國交通客運量同比下降14.1%,國內旅游人次和收入僅分別恢復到2019年的54%和51%。所以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任務還非常繁重。

《政府工作報告》對做好2022年消費促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,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堅定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,在精準有效防控疫情的基礎上,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,多措并舉促進消費持續恢復。重點工作有以下幾個方面:

一是提升消費能力。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,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,支持創新創業帶動就業,針對重點群體強化精準就業幫扶措施,以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帶動勞動者增加收入。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,優化收入分配結構,著力增加中低收入群體收入,持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,夯實擴大消費的根基。

二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。更好順應常態化疫情防控需要,積極發展線上消費,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,培育壯大智慧零售、智慧旅游、數字文化、智能體育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。大力發展冰雪旅游、冰雪消費,推動實施冰雪旅游發展行動計劃。加力促進養老托育等服務消費,開發適老化技術、產品和安全健康的嬰幼兒產品。促進家政服務提質擴容。進一步拓展縣鄉消費,加快貫通縣鄉村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。同時,要落實好支持餐飲、零售、旅游、交通運輸等困難行業紓困幫扶措施,促進生活服務消費恢復,穩定增加大宗消費。

三是大力發展綠色消費。落實好國家發展改革委最近出臺的《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》。一方面,要推動擴大綠色低碳產品供給和消費。全面推廣綠色低碳建材,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,鼓勵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。另一方面,要倡導簡約適度、綠色低碳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,讓綠色消費成為新的時尚,要增強全民的資源節約意識,深入開展“光盤”等糧食節約行動,推進商品包裝和流通環節包裝綠色化、減量化和循環化,強化廢舊物資循環利用。

四是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。優化國內大循環框架下的城市消費網絡,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,推動打造區域消費中心,健全社區商業配套設施,構建城市便民生活圈,改善消費基礎設施和服務環境。加強消費信用體系和質量標準體系建設,完善多元化消費維權機制和糾紛解決機制,加大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,打擊假冒偽劣,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,著力提升群眾消費體驗和消費意愿。

深圳衛視記者: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了營商環境評價體系,開展了多輪評價,覆蓋全國上百個城市,請問我國營商環境評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和進展?今年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重點是什么?

林念修

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營商環境評價制度,開展營商環境評價,是《優化營商環境條例》作出的一項制度性安排。2018年以來,國家發展改革委按照黨中央、國務院部署,牽頭建立中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,目前已經開展了6批次評價,全國累計有98個城市參與評價,覆蓋了31個省(區、市)。在這過程中,我們形成了制度、指標、報告3個“1+N”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機制,有力推動全國范圍營商環境優化提升。

這3個“1+N”,首先是制度“1+N”,“1”是國家《優化營商環境條例》,“N”是各地出臺的配套法規政策。指標“1+N”,“1”是中國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,包括18個大項和87個小項,“N”是地方結合實際增加的N項指標。報告“1+N”,“1”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每年發布的《中國營商環境報告》,“N”是地方發布的自評報告。各地區對照國家指標體系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改革,目前已有28個省(區、市)制定了地方性法規,很多城市優化營商環境方案已經從1.0版迭代升級到5.0版,全國競相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局面正在加速形成。

大家都知道,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,土質優劣直接關系市場主體活力和經濟發展動力。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部署要求,聚焦重點、持續發力,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,更好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。歸納起來,下一步重點舉措可以用5個詞來概括,就是“公平、公正、開放、便利、滿意”。

公平,就是持續放寬市場準入,讓企業平等進入、公平競爭。我們將重點推行清單管理,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、行政許可清單等管理制度。當務之急是加快破除市場隱性壁壘,打破“玻璃門”,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,保障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使用各類生產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。

公正,就是實施科學有效監管,增強企業投資信心和穩定市場預期。我們將重點推動“3個落實落細”。一是落實落細《優化營商環境條例》,打通法規制度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二是落實落細監管制度規則,嚴格規范行政執法,推行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監管、信用監管、智慧監管、遠程監管、移動監管。三是落實落細制定涉企政策的程序規定,讓企業家積極參與政策制定,使政策舉措更接地氣,可操作性和實效性更強。